想想義務兵役在不久將來就要廢止, 未來的男人大概就沒有福氣啦也趁著記憶還在, 趕快爬爬文, 將這些記憶封存供未來留憶.
那就從憲兵學校受訓開始吧!
1. 背景篇
話說1997 碩二那一年是第一屆碩士畢業要考預官(我們這一屆好像撞到很多倒楣事), 很多同學聽說預官不好考, 都放棄準備. 我則硬著頭皮準備. 準備的策略是: 1. 英文, 碩士K了兩年的原文書/論文, 英文還可以, 不用花太多時間. 2. 國文呢, 看看考古題, 應該可以放棄(果然結果只得3分(滿分五十分)差點掛蛋, 如果掛蛋沒得當預官, 後面的故事就完全不同了). 3. 國父思想, 這科是最不用大腦的, 只要將腦容量預留一部份給它, 考完在丟掉就好. 結果, 放榜啦, 成績還可以. 但官科呢? 步兵/政戰/憲兵, 居然是名額最少分數最高的憲兵. 昏了, "憲兵"對當時的我和大多數人一樣是謎樣的軍種. 就在碩二因故延畢一年後的1998入伍從軍去. 先到新化知義營區來個入伍訓, 入伍訓和成功嶺沒啥兩樣, 沒啥好提. 就從掛少尉階進憲兵學校開始吧!

憲兵學校大門

憲兵學校指揮部
2. 生活篇
憲兵學校在五股, 比起入伍訓的營區, 設備真是好得太多, 洗澡有熱水, 睡覺有六人寢室. 因為掛階受訓, 還有外宿假, 家住台北還可以騎機車去學校. 那段期間對"憲兵"這個一度陌生的名詞有了認識, 體能也進步不少(憲兵還是不一樣, 很多體能訓練都是玩真的, 不像入伍訓(阿步代訓)時, 感覺在應付上級(小聲說, 入伍結訓測驗結束後, 班長告訴我們, 實際三千公尺的距離少了五百, 手榴彈擲遠的距離也是放水的 , 聽完後才發現, 自己成績突飛猛進原來是騙人的. 但是憲校訓練就不一樣, 畢業時單槓十下輕而易舉, 五百障礙接近兩分半滿百, 三千公尺十三分初).
記得每星期的班隊聯合升旗典禮時, 一眼望去幾百個憲兵穿著甲種服裝, 天啊, 憲兵我來啦!
3. 上課/勤務篇
- 憲兵自豪的就是憲兵是專業軍種, 所謂專業就是法律專業. 所以憲校受訓有三分之ㄧ是室內課, 而室內課多數是法律課(陸海空軍刑法, 憲兵勤務, 等等..), 對預官來說, 唸唸書是在簡單不過的工作了. 好笑的是我們這一梯共有八個法律系畢業的預官而且多數已有律師執照還有一個已考上法官. 這可讓上法律的教官為難啦, 所以老實說這些法律課, 大部分應該稱為西洋電影影片欣賞會.
- 憲兵十項戰技, 這對花拳繡腿的預官們可難了, 練了老半天還是練不出個味道, 摔跤術摔得5566的, 莒拳道大部分都在踢螞蟻, 連交通指揮都會搞錯方向. 果不其然第一次的戰技測驗沒過關, 考了第二次才過關.
- 憲兵勤務, 因為還沒正式下部隊, 出的勤務都是靠著人多勢眾的勤務, 就是元旦和國慶勤務, 我這輩子的第一套西裝就是那時買的.
4. 感想篇
- 在憲校學的東西還有一項就是心理教育, 何謂心理教育呢? 說穿了, 就是不斷有人會告訴你下部隊有多恐怖, 多難熬. 舉例, 就在快結訓的某一天, 部隊集合, 隔壁的戰技班恰好結訓要離隊, 三三兩兩的步行離開經過我們部隊時, 還不忘酸一句, '長官, 我在部隊等你喔', 聽了真是刺耳.
- 有一位法律教官是當時唯一的義務役預官, 更是將他下部隊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 其中最黑暗的就是, 當他收到命令要從地方憲兵隊調職到憲校當教官時,他的上司營長居然大剌剌的要他提錢來談, 否則不會讓他轉調. 唉, 人說軍隊是社會的縮影真是一點也不假耶!
- 六個月的憲校生活, 真是一個好的回憶, 有好友也有學習更讓軍旅生活有了比其他人不同的回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